学生工作

学工新闻

当前位置: 站点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学工新闻 > 正文

走近“空巢” 留爱黄昏——记我院与3位老人的点点滴滴

发布日期:2007-11-08    作者:赵银斐 刘家琳 付屈丹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近日,我院的青年志愿者又如期敲开了徐家棚长轮社区“空巢”老人的家门,陪老人谈心,帮老人做家务,让老人孤寂的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  自今年4月起,学院青志大队就展开了慰问“空巢老人”的活动,每周末和节假日,他们都会为徐家棚长轮社区的3位人带去温暖,送去祝福。

再回首 依然如故

  今年八十岁的魏婆婆,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,由于年岁的增长,她的听力和腿脚都有些不便,但这些障碍丝毫没有减少老人对生活的热情。魏婆婆每天早晨都会坚持晨练,并且很关心时事。魏婆婆从事群众工作几十年,回首往事,她的脸上多了一份容光。年轻时的她能歌善舞,口齿伶俐,结交了很多朋友。说到朋友时,她拉着志愿者的手深情地说:“交朋友一定要注重品质,有几个好朋友一生都会受益。”原来,魏婆婆的朋友每个月都会不远万里来看望她,这让她十分开心。沉醉于往事中的老人笑了,笑得是那样地甜……

  魏婆婆为社会奉献了一生,年老时仍不忘社会对她的关怀,她常说:“社会在进步啊,社会上的好人越来越多了。长轮社区居委会经常给我送来衣被,我每次坐公交车,都有人为我让座,每周末还有学生陪我聊家常,我老年生活很快乐啊!”老人还一直嘱咐志愿者们要好好学习,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。

忆往昔 岁月蹉跎

  七十九岁高龄的廖爷爷出生于湖南郴州,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令青志队员无比佩服。年轻时的廖爷爷曾是一名小学教师。1953年,为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,他报名参军。廖爷爷先是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参谋学校学习,后被分配到湖南军区第十二兵团后勤部,并在此当了三年自愿兵。复员后的廖老服从组织分配,到西安公路学院进修。1956年,廖爷爷被分配到武汉河运学校,做了一名中专老师,并且此后的半个世纪廖爷爷都留在了武汉,因此武汉也被老人亲切地称为“第二故乡”。来到武汉后的十五年里,廖老一直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,直到文革结束,后又从事了二十年的财务工作,直至退休。在一生的工作生涯中,廖爷爷意识都兢兢业业,并且由于早期超负荷的军事训练和繁重的工作,廖爷爷现在腿脚有些不便利,无法走远路。现在,廖爷爷与老伴生活在一起,虽然衣食无忧,但子女由于工作繁忙,并不能经常来看望两位老人。因此,老人说青志队员每个星期去看看他,陪他聊聊天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快乐。

看今朝 更添激情

  与廖爷爷同住一栋楼的何奶奶已八十四岁高龄,巧合的是,何奶奶同样是湖南人,并且也在武汉生活了半个世纪。何奶 奶的老伴在十年前去世,此后她一直独自生活。虽然她的女儿星期六回来,但却因为要工作而不能经常来,并且老人的亲戚大多在外地,因此老人的生活还是很孤独。以前,何奶奶一直是家庭主妇,在家相夫教子,现在她担任了楼栋负责人的工作,虽然年事已高,并且心脏不好,但她仍然勤于群众工作,经常串串门,与街道里的居民聊聊家常,了解他们的需要,并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。在与青志队员聊天的过程中,何奶奶谈到自己小时候家里很苦,没有读书的机会。解放后虽然有扫盲运动,但机会却没有落到她的身上。所以,到现在何奶奶都不识字。因此,何奶奶对青志队员说她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,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,能够接触到这么多的新鲜事物。同时,何奶奶也鼓励队员们好好学习,把握这来之不易的机会。

  每逢双休或节假日,志愿者们都早早地赶去,依依不舍地离开,这已经成为他们无须说出口的约定。临走时,老人总会对志愿者们说让他们多穿些衣服,言语中无不透露出一个老人对孙辈的关爱。而走近“空巢老人”的活动,也让青志队员们看到老人的要求是多么简单,而我们能为老人做的却是那么少,这也令他们意识到多关爱身边的老人是多么重要。为老人们带去了关怀与爱意,让真爱留在了黄昏,志愿者们将继续行动。(通讯员  赵银斐 刘家琳 付屈丹)

 

上一条:新老生学习交流会为新生导航
下一条:庆祝飞天神话,抒发青春激情